家具品牌

招商加盟

十大品牌

热点新闻

行业展会

更多频道

会员服务

首页

 > 

新闻资讯

 > 

今日聚焦

 > 

详情

三个核心数据影响中国家具业发展走向

2024-06-30

中国家具网

网络

6649

2023年1月17日,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22年中国社会的一系列重要数据。日前,中国人民银行也公布了一些关键数据。这些数据中,有三个核心数据对于中国家具业今后的发展至关重要,值得

2023年1月17日,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22年中国社会的一系列重要数据。

日前,中国人民银行也公布了一些关键数据。

这些数据中,有三个核心数据对于中国家具业今后的发展至关重要,值得关注与深入研究。

劳动力人口一年减少666万人

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,2022年底我国16至59岁人口总量为87556万人,这一数据比2021年底的88222万人减少了666万人。

666万是一个不小的数据。

相对而言,去年中国人口总量下降了85万人,是五十多年来的首次人口下降,已是非常惊人。

而一年中,年轻劳动力,同时也是主力消费者,减少666万人,对于市场的冲击更加巨大。

去年我国限额以上零售单位家具销售额下降7.5%,除了疫情原因外,与此也有不小的关系。

我国劳动力人口下降是自2012年以来的一个长期趋势,今后下降的速度会更快,下降曲线会更加陡峭,市场承受的压力也会更大。

数据显示,2022年我国16至59岁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为62%,2014年这个比例还是67%。

9年间,主力消费人口比例逐年下降,对应的是家具业的发展长期不振,消费者逐渐放弃了较为昂贵的成品家具,实木家具,选择相对廉价、浮夸的定制家具,家具业实际上是实现了消费降级,而非消费升级。

人们从实体店消费慢慢转向网店消费,也是手中愿意用于消费的现金不足又要寻找好货的心理所致。

商品房销售面积下降24%

数据显示,去年商品房销售面积13.58亿平方米,同比下降24%;其中住宅销售面积11.46亿平方米,同比下降26.8%;办公楼和商业用房分别下降3.3%和8.9%。

有房才有家具。

住宅销售面积大幅下降,直接影响一年后甚至多年后的家具销售。

因为中国的商品房多数是期房销售,交房周期较长。

客户收房后的装修也有一个滞后期。

房地产销售的大幅下降,对家具业的冲击是最为直接的。

目前不少定制家具公司已经上市,很多定制家具与新房一起交付给客户,定制家具的销售基本与房屋销售同时进行。

定制家具公司很难放弃房地产公司这一大宗客户群体,就是业绩驱动使然。

上市公司需要好看的数据以维持股价,维护商誉,就很难与地产商切割。

对于大型定制家具公司,房地产销售状况的影响快而直接;对于成品家具、软体家具公司,房地产业的影响是长期的,潜在的,基础性的。

反映到家具零售端的情况将是,抢单更不易,竞争更激烈。

居民储蓄高达121万亿元

在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一系列重要数据之后,中国人民银行也在日前公布了中国居民储蓄数据。

去年12月底,中国居民个人存款总额为121万亿元。

这一数字与2022年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121万亿元相同。

如此巨量的个人存款,无法阻止2022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下跌。

可能也正是由于居民消费意愿的下降,导致了存款的增加。

2022年疫情给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阻碍,也使人们对未来心存忧虑,更倾向于以现金确保未来的安全。

2023年疫情防控对经济的负面影响几乎消失,如何发掘消费潜力,如何让居民敢于消费,让资金活起来,成为政府与企业的主要课题。

对于家具企业,市场营销人员必须知道哪些人手头相对宽裕,有较强的消费意愿,愿意在家居环境改善方面投资。

居民手中有钱,但是资金分配并不平均。一些人在持续的疫情影响下,财富缩水,有的甚至还不起房贷,失去了房屋所有权。有些小企业关门大吉。

充分认识到市场困难的同时,还应看到可能用来消费的资金总量还是庞大的。

2021年1月我国个人存款为94.8万亿元,2022年12月就增加到了121万亿元。两年间增加了约26万亿元。

如果说家具业还有希望,有市场,有个别企业的增长空间,就是一个大的背景。

年轻消费者总数持续下降,表明家具业高歌猛进的发展已到尽头;商品房销售面积大幅下降,给了家具企业现实的市场压力,是刚性需求下降,只能通过旧房重新装修产生的需求来弥补;个人拥有大量存款说明家具业的消费潜力一直存在,消费实力惊人,就看企业如何发掘这块宝地。

家具 家具网 家具十大品牌 

上一篇:广东家具大展3月接续开幕 促行业疫后复苏正当其时

下一篇:广东家具展展后深思:家具企业要怎么做,才能摆脱当前困境?

今天已经有 252 人成功获取加盟信息

即刻提交信息!获取权威加盟政策

  • 您的名字

  • 联系方式

  • 用户信息授权确认书(仔细阅读)

    新闻发布请联系我们

    15811192007

    微信
    版权与免责声明: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以及网友投稿,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为目的;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,或信息对您造成影响,请及时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处理!

    一对一资深客服 免费在线咨询

    近期已为252位经销商 提供免费咨询服务

    x